Psychology

【書評與心得】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被討厭的勇氣
jpjpi
文章中可能包含小林推薦的書或商品的連結,讀者透過這些連結購買商品小林會得到一些些的佣金,幫助我繼續分享我的心得!
小林
小林

當我們學會放下對外界承認的依賴,我們將開啟一扇通往自由、自尊和真正幸福的大門

大家好,我是小林。在當今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中,我們常常發現自己追逐著外界的承認和讚賞,卻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阿德勒心理學如何幫助我們放下承認欲求,重新找回自我價值,並建立一種更健康、更滿足的生活方式

日文書名: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中文書名: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作者: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新功能介紹
譯者: 葉小燕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14/10/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優惠價:79折237元
評價:★4.5顆星

引言

人們經常追求他人的認可與承認,無論是在職場上的成就,社交媒體上的點讚數量,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承認欲求似乎無處不在。然而,過分渴望他人的認可真的會帶來幸福嗎?或者它反而束縛了我們,讓我們遠離了真正的自我和幸福?《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一書,由岸見一郎與古賀史健合著,葉小燕譯成繁體中文,究竟出版社於2014年10月30日出版,這本書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這本書深入探討了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心理學理論,尤其是其對於個體心理學的見解。它指出,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來自於放下對他人承認的渴望,專注於自己的內在價值與自我實現。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闡述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觀點,包括如何通過「課題的分離」來管理承認欲求,以及如何建立一種基於共同體感覚的健康人際關係。

本文將分為幾個部分,首先介紹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概念,然後探討為什麼我們需要放下承認欲求,如何做到這一點,以及實現這一目標後我們應該如何塑造人際關係。我們也會分享一些個人的見解和反思,希望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並鼓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放下承認欲求的勇氣。邀請您一同探索這趟自我發現之旅,看看如何通過放棄對外界認可的追求,來找到真正的自我和長久的幸福。

阿德勒心理學簡介

阿德勒心理學,由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創立,是一門深刻影響了世界心理學領域的學說。不同於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阿德勒心理學著重於人的主觀經驗、社會關係和追求完善自我的目標。它強調個體在社會和群體中的角色,認為人的行為和性格受到社會環境和人際關係的深刻影響。

個體心理學的核心概念

1. 社會利他主義(社會感覺或社會興趣)
阿德勒認為,人類是社會性生物,擁有天生的社會興趣和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渴望。這種社會利他主義是健康心理的基石,也是人們能夠過上有意義生活的關鍵。

2. 生活任務
阿德勒指出,人生存在三大任務:社會任務、工作任務和愛的任務。個體必須在這三個領域中找到滿足和成功,才能達到完整的自我實現。

3. 劣勢補償和過度補償
阿德勒提出,每個人都有其自覺的不足或劣勢,但通過努力可以將這些劣勢轉化為強項。在某些情況下,個體可能會進行過度補償,從而展現出超乎常人的能力或成就。

4. 生命風格
生命風格是指個體如何面對生活的獨特方式,包括他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模式。這種風格從童年起就開始形成,並影響著一個人的整個生活。

放下承認欲求

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作者們將阿德勒心理學的理論應用於解釋為什麼人們需要放下承認欲求。承認欲求,即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雖是人的一種基本需求,但過分依賴它會導致個體生活的不自主和幸福感的減少。阿德勒認為,透過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以及關注內在成長而非外界評價,人們可以實現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為何需要放下承認欲求

放下承認欲求是阿德勒心理學中一個核心的建議,旨在幫助個體實現更自由、更滿足的生活。在當代社會,承認欲求無處不在,從社交媒體的點讚到職場中的晉升,人們常常發現自己追逐著他人的認可。然而,過度依賴外界的承認可能會導致以下幾個不良後果:

1. 他人生活的陷阱

當個體的快樂和自我價值高度依賴於他人的認可時,他們實際上是在過著由他人期望和標準所定義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方式會使人失去主動性和自主性,因為個體的選擇和行動更多地是為了滿足外界而非自己的內在需求。

2. 內在價值的忽視

過分追求外界承認可能會使個體忽視自己的內在價值和潛力。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才能和貢獻,但當這些被外界的期待和評價所掩蓋時,個體可能會漠視自我探索和內在成長的重要性。

3. 幸福感的減少

研究表明,當人們的行為和目標主要是為了獲得外部承認時,他們的幸福感往往會降低。這是因為外部承認是不穩定且易變的,依賴它會使人感到不安全和不滿足。相反,專注於內在目標和自我實現可以提供更持久和穩定的幸福感。

4. 關係的張力

過度渴望承認也可能對人際關係造成負面影響。當一個人過於關注獲得他人的讚美和承認時,他們可能會忽略真實的自我和誠實的溝通。這可能導致關係表面化,缺乏深度和真實性,從而增加人際間的張力和疏離感。

放下承認欲求的意義

放下承認欲求意味著將注意力從外部評價轉向內在價值和個人成長。這不是說完全忽視他人的看法,而是不讓它成為自我價值和決策的唯一或主要依據。透過這種方式,個體可以更自由地追求對他們真正重要的事物,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實現長期的幸福和滿足。

放下承認欲求的方法

放下承認欲求並非一蹴而就的過程,它需要時間、自我反思和一系列實踐步驟。根據阿德勒心理學,以下是一些幫助個體放下承認欲求並朝向更自主、更滿足生活邁進的方法:

1. 自我接納

開始於認識和接納自己的真實狀態,包括優點和缺點。自我接納是放下承認欲求的第一步,因為它讓我們意識到,無需外界的認可便能對自己有正面的評價。

2. 課題的分離

這是阿德勒心理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指的是區分哪些是自己的課題(能夠控制和改變的事物)與哪些是他人的課題(我們無法控制的事物)。專注於自己的課題,放下對他人行為和想法的控制嘗試,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對外界承認的依賴。

3. 建立內在目標

設定和追求內在動機驅動的目標,如個人成長、學習新技能或增進身心健康。這些目標的滿足感來自於個人的努力和成就,而非外界的評價。

4. 實踐社會貢獻

尋找並參與社會貢獻的機會,如志願服務或幫助他人。這能夠增強社會連結感和屬於感,並使我們的快樂建立在對社會的貢獻之上,而不是他人的承認。

5. 練習感恩

培養感恩的態度,關注生活中的積極面,包括對他人的感激和珍視自己的成就。這有助於我們從他人的評價中解脫出來,並專注於現有的幸福和滿足感。

6. 自我反思與自我對話

定期進行自我反思,識別那些因尋求承認而引起的情緒和行為模式。透過建立積極的自我對話,我們可以重新調整思維,從「我需要他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轉變為「我自己就是價值的來源」。

7. 接受不完美

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明白錯誤和失敗是成長和學習的一部分。這種接受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對外界承認的追求,並從內心感到滿足和自信。

共同体感覚


共同體感覺是阿德勒心理學中一個核心概念,指的是個體對於社會的歸屬感、責任感和對社會有益的參與。阿德勒認為,擁有共同體感覺的人能夠理解自己和他人是相互依存的,並且會積極地貢獻於社會的福祉,這是達到個人幸福和自我實現的關鍵。

共同體感覺的重要性

  1. 社會貢獻:通過幫助他人和參與社會活動,個體不僅能夠增進自己的幸福感,也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共同體感覺鼓勵我們超越自我中心的態度,將注意力從自我滿足轉向對他人的關懷。
  2. 人際關係的改善:當個體重視與他人的聯繫和共同的福祉時,他們更容易建立和維持積極健康的人際關係。這種關係基於相互尊重和理解,有助於創建一個支持和諧的社會環境。
  3. 自我認同的強化:通過為社會做出貢獻,個體能夠發現自己的價值和目的,這對於建立積極的自我認同至關重要。當人們感覺到自己的行動能夠產生正面影響時,他們的自信和自我效能感也會增強。
  4. 解決人生問題的能力:具備共同體感覺的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更能夠從社會資源中找到支持,並且能夠有效地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這種能力不僅對個人有益,也對社會整體有益。

培養共同體感覺的方法

  1. 參與社區服務:積極參加社區服務和志願活動,這些活動能夠提供幫助他人和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機會。
  2. 增進同理心:嘗試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理解他們的感受和需求。通過同理心,我們能夠更好地與他人連接,並採取有益於共同體的行動。
  3. 建立合作關係:無論是在工作、學習還是日常生活中,尋求與他人合作的機會,共同追求目標和解決問題。
  4. 學習和教育:透過教育和學習提高對社會問題的認識,並探索如何以積極的方式參與社會變革

透過博客來購買 中文書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總結

通過今天的探討,我們一起走過了如何運用阿德勒心理學的理念來放下承認欲求,並探索了自我接納、課題分離以及培養共同體感覺等方法,以達到真正的自我實現和內在平和。我,小林,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啟發大家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之路。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ABOUT ME
小林
小林
愛書鬼
「日本愛書鬼小林Blog」,一個由一位熱愛中文和日本書籍的日本人——小林所經營的獨特空間。在這裡,小林將與您分享他對日本各式書籍的熱愛,生活,健康,商業,理財等分類。這些分享都將以中文,展現出一種獨特的跨語言視角。小林還將分享他學習中文的經驗和心得,幫助有興趣的讀者更深入地理解日本文化和語言。
記事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